本報訊(法制周報·新湖南記者 曾雨田 通訊員 陶琛 谷國艷 薛珊珊)為依法審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案件,確保裁判尺度統(tǒng)一,近日,省高院向全省法院印發(f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案件裁判指引(試行)》(以下簡稱《裁判指引》)。
《裁判指引》以《行政訴訟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為依據,強調人民法院審理房屋征收補償決定行政案件,要堅持合法性審查原則,監(jiān)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依法保護被征收人及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及時化解行政爭議。
《裁判指引》對審判實踐中爭議較多,分歧較大的問題進行了回應,明確了原告資格、行政主體資格、起訴期限、作出補償決定的條件是否具備、補償決定內容、補償方式選擇權、評估報告、特殊情況下房屋價值確定是否合法、房屋性質用途及面積等、停產停業(yè)損失、補償是否妥當、補償決定程序的審查條件等內容。
《裁判指引》明確,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權人、征收范圍內未登記建筑的權利人、對被征收房屋有不可分割的重大添附行為或者占用被征收房屋進行合法生產經營的權利人、符合條件的公租房的承租人均具有房屋征收補償決定行政訴訟的原告主體資格。國有土地上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評估時點一般以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為準。被征收人及利害關系人獲得停產停業(yè)損失的補償需同時滿足被征收房屋產權證登記為經營用房和有合法、有效的營業(yè)執(zhí)照,且營業(yè)執(zhí)照上標明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為被征收房屋以及已辦理稅務登記或具有納稅憑證,且在征收決定公告發(fā)布時仍在持續(xù)經營3個條件。被征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用于產權調換的房屋應當具體,并明確其與被征收房屋價值的差價。
此外,《裁判指引》還對受理條件審查及處理、駁回判決、撤銷及重作判決、無效判決、情況判決、規(guī)范性文件的審查處理、相關民事爭議的處理、調解、司法建議等情況提出了要求。
責編:萬丹
來源:法制周報